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劲如强松 百折不挠

   期次:第651期   作者:本报记者 崔静静   查看:12   




  人物档案:韩劲,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14-1班学生,我校2016年自强之星获得者。
  走在路上,能听到叽叽喳喳鸟儿唱歌的声音,能听到孩子们嬉戏玩耍而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,能听到到汽车从你身边疾驰而过的呼啸声……而这些美妙的声音,对韩劲来说都像是不存在。在韩劲八个月大的时候,为了治疗腹泻,而使用了药品庆大霉素,此药具有较强的耳毒性。当同龄的孩子都能说话,他却不能发出声音的时候,韩劲的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,每个医院的诊断都指向一个结果———重度耳聋。“从小到大,我的世界就像在播放一部无声电影。”对于声音的渴望成了韩劲最大的奢求。
  从“无声”到“有声”,燃起希望为了让韩劲能与正常孩子一样说话,韩劲的妈妈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北京外企工作机会,回到家乡抚顺,帮助他练习发声。韩劲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为了练习发声,把小手放在妈妈的喉部,用触觉来感知声音。第一声的到来或许比普通人晚了一些,但对于韩劲来说,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。虽然能发出声音,由于重度耳聋,听力还是没有任何进展。6岁的时候,韩劲到了抚顺市特殊学校,跟随老师学习唇语。慢慢地他学会了看口型辨识对方发出的声音,也学会了与人交流。在母亲不离不弃的努力下,他的人生又重新燃起希望。
  从看课者出发,挑战自我自上学起,韩劲就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———听课。说是听课,更恰当的说应该是“看课”。上课的时候,韩劲只能看老师讲课。通过说话时嘴唇发生的变化,来辨识老师的讲课内容。“每个老师的唇形不一样,有时候讲一句话,嘴唇基本上没有变化,所以要正确辨识讲课内容也很困难。”韩劲说。很多时候,他要提前预习,加上课后复习,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。然而,一切的困难都不能迫使他停止向上与追梦的脚步,高考过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我校的一名学子。
  在大学期间,韩劲从未懈怠,“不是和别人比优秀,而是和自己进行挑战,通过努力,我能做到更多。”在追梦的道路上,他不停地奋斗,不停地奔跑,各类奖学金也相继而至。大一上学期,他一次性获得国家认证CAD证书。大一下学期,韩劲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,以较高成绩一次性通过,“我知道听力肯定是我的弱项,所以就把听力放弃了,他们在做听力的时候,我把精力全部放在笔试部分。”不仅如此,他还在英语单词竞赛中荣获一等奖。大二下学期,以96分的成绩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。大三上学期,他还参加了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,他反复地修改演讲稿,训练演讲的语调和发音。尽管未能顺利晋级,但韩劲更看中的是从中感受到的充实和快乐。
  韩劲从小就喜欢舞蹈,由于自己的耳疾,只能把这小小的兴趣埋藏在心底。上了大学以后,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出现在他的眼前,学院女生部当时正在组织参加校第十六届校园民族舞蹈大赛,他果断报名。“每次练习舞蹈的时候都是自己在心里数着节拍,尽最大的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。”韩劲说。临近比赛,为了不出差错,他腾出更多的自习时间来练习舞蹈。最终,团队在民族舞大赛中获得三等奖。
  从点滴做起,感恩社会韩劲不仅在生活与学习中不屈不挠,发奋努力,还怀有一颗感恩的心。大一下学期,韩劲以特殊教育为题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广泛反响。关于选题,他说,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特殊教育,想起了我的母校———抚顺特殊教育学校。”母校给了他太多帮助,而在那里学习的孩子基本都是像他一样身有残疾,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。他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,带领团队成员回到母校,与孩子们一起做活动。韩劲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,告诉孩子们要不怕困难,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,他说,“那里的孩子没有我这么幸运,基本不会说话,我要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,我能做到的,他们也能。”
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,雕刻着理想、信念、追求和抱负;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,承载着失意、磨砺、收获和芬芳。大学生活中,韩劲不和正常人比优秀,只和曾经的自己比进步。努力超越自己,挑战自我,把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别人,在爱与被爱中化茧成蝶。

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7120次访问,全刊已有1390963次访问